尿液标本的正确保存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保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容器:应使用清洁、干燥且有盖的塑料或玻璃容器收集尿样。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因为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与金属反应。
2. 防止污染:采集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细菌等微生物污染样本,影响检测结果。
3. 标签信息:在容器上贴好标签,注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送检日期和时间以及特殊说明(如是否为晨尿)等基本信息。
4. 保存温度:一般情况下,尿液标本应在2-8℃条件下冷藏保存。但不宜长时间冷冻,以免造成细胞成分破坏或析出沉淀物。
5. 添加防腐剂:根据检测项目需求,可适当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如甲酸、甲醛等),以延长样本保存时间并抑制微生物生长。但是使用前需了解其对特定实验的影响。
6. 尽快送检: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但仍建议尽可能在采集后2小时内将尿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7. 特殊情况处理:对于需要长时间保存或特殊检测要求的样本(如24小时尿),应按照具体指南执行相应的保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