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彩红细胞,也称为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由于红细胞内含有未完全消失的RNA或核糖体颗粒而呈现的一种形态学改变。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这些细胞内部会出现深蓝色的小点状物质。
检测点彩红细胞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评估骨髓造血功能:当骨髓中红系增生旺盛时,可能会出现较多的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这可以反映骨髓的活跃程度。例如,在溶血性
贫血、铅中毒等情况下,由于骨髓代偿性增生,可观察到增多的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2. 判断某些疾病的状态:如铅中毒时,因铅抑制了红细胞内RNA酶的作用,使得RNA不能正常降解而残留于细胞中形成嗜碱性颗粒;再比如在巨幼细胞性
贫血患者体内,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也会出现较多的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3. 监测治疗效果:对于铅中毒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监测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数量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随着病情的好转和毒素的清除,这类异常红细胞的数量会逐渐减少。
总之,通过检测点彩红细胞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辅助判断某些特定疾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