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指的是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范围。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
1. 急性感染 特别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时,可能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下降。
2. 应激反应 例如手术、创伤或急性
心肌梗死等情况下,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3. 某些药物的影响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可抑制骨髓产生嗜酸性粒细胞,引起其数量下降。
4. 免疫性疾病 在一些自身免疫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观察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现象。
5. 骨髓疾病 如再生障碍性
贫血、急性
白血病等骨髓功能受损的状况下,可能影响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在内的多种血液成分生成。
如果临床上发现患者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其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