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的运输和存储在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了确保样本的质量,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要求:
1. 温度控制:不同的生物样本对于温度的要求不同。例如,血液样本通常需要在2-8摄氏度下保存以防止凝血或溶血;而一些特殊的生化指标如淀粉酶,则可能需要更低的温度(如4摄氏度)来保持稳定性。确保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维持适当的温度是至关重要的。
2. 避光保护:部分样本对于光线敏感,暴露在强光下可能会导致某些成分发生变化或者分解。因此,在运输时应使用不透明材料制成的容器,并尽量避免直接光照。
3. 安全包装:为了防止样品泄露或污染环境及人员,所有样本都必须被妥善密封并放置于专用的生物安全袋中。对于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样本,则需要额外增加一层保护措施,如双层包装等。
4. 标识清晰:每个样本容器上都应该有明确且持久性的标签,包括但不限于患者信息、采样时间、样本类型等重要数据。这有助于避免混淆和误操作。
5. 时间限制:从采集到送达实验室的时间也需严格控制。对于某些不稳定或易变质的样本来说,过长的时间可能导致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在必要时采取冷藏或其他保鲜措施。
6. 记录完整:每次运输前后均应对样本的状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温度、外观变化等信息,以便于追踪和管理。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证临床实验室中样本的质量,从而为准确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