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类
白血病反应中,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会出现数量和形态上的改变。具体表现为:
1. 数量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可以达到(50-100)×10^9/L甚至更高,这种现象称为类
白血病反应性的中性粒细胞增多。
2. 形态变化:
- 核左移:可见大量的幼稚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包括早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等。
- 细胞大小不一:中性粒细胞可能出现异常大的或小的细胞。
- 毒性颗粒:在细胞质内可观察到粗大且分布不均的紫黑色颗粒,称为毒性颗粒,这是由于细胞受到强烈刺激而产生的变化。
- 核变性和核固缩:部分细胞核形态出现异常,如分叶过多、不规则等。
3. 其他改变:除了中性粒细胞外,还可能伴有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增多。在少数情况下,还可以见到原始或幼稚阶段的其他类型白血球。
类
白血病反应通常是机体对感染(尤其是细菌性感染)、恶性肿瘤、严重组织损伤等强烈刺激的一种急性非特异性应答。尽管其临床表现与某些类型的
白血病相似,但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将其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