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如何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操作?

免疫荧光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或组织内特定蛋白质或其他分子定位的技术,它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将特异性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可以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目标物质在细胞中的位置。下面是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操作的一般步骤:
1. 准备样品:如果是组织切片,需要先固定和冷冻或者石蜡包埋后再切成薄片;如果使用的是细胞,则需将细胞接种于盖玻片或培养板中,并待其生长至适当密度后进行下一步。
2. 固定与通透处理:用甲醛等化学试剂对样品进行固定以保持细胞结构,然后通过乙醇、Triton X-100等物质使细胞膜变得可渗透,以便抗体能够进入细胞内部。
3. 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使用含有正常血清或BSA(牛血清白蛋白)的缓冲液孵育样品,以减少背景染色。
4. 一抗孵育:将针对目标蛋白质的一级抗体加入到封闭后的样品中,在湿润且避光条件下于37℃温箱内孵育1-2小时或者过夜。一级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至靶标分子上。
5. 洗涤:使用PBS缓冲液清洗掉未结合的抗体,通常需要洗涤三次,每次约5分钟。
6. 二抗孵育(如果采用间接法):加入荧光素标记的二级抗体,并在湿润且避光条件下于37℃温箱内孵育1小时。二级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至一级抗体上。
7. 再次洗涤:重复步骤5中的洗涤过程,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8. 核染(可选):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核的位置,可以使用DAPI等核染料对样品进行染色。
9. 封片与封固:最后,在盖玻片上滴加少量抗淬灭剂,并覆盖在载玻片上的样品上。轻轻压平以避免产生气泡,然后用指甲油或密封胶带固定边缘防止干燥。
10. 观察记录: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记录结果。根据所使用的荧光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滤光器组合。

以上即为免疫荧光染色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