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作为心脏标志物的重要性上。当心肌细胞受损时,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细胞内的物质包括CK-MB释放到血液中,因此血清CK-MB水平的升高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1. 诊断急性
心肌梗死:在急性
心肌梗死发生后,CK-MB通常会在3-6小时内开始上升,达到峰值的时间大约是在10-24小时之间,并且在48-72小时内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检测血清中CK-MB的浓度对于诊断急性
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评估再灌注治疗效果:通过监测患者接受溶栓或介入治疗后CK-MB峰值出现的时间和幅度变化,可以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已经重新开放以及心肌损伤范围的变化情况。
3. 预测疾病预后:血清CK-MB水平与急性
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相关。较高的CK-MB值往往提示较大的心肌受损面积,这可能意味着较差的心功能恢复和更高的死亡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CK-MB是早期诊断急性
心肌梗死较为敏感且特异性的指标之一,但其并非绝对专一于心脏疾病,在某些非心脏条件下如肌肉疾病、严重创伤等也可能出现升高。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