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形态多样的最小原核生物,因此在染色上有一些特殊性。支原体不易被常规的革兰氏染色方法着色,因为它们缺乏肽聚糖层,这使得它们既不呈现典型的革兰阳性反应也不呈现典型的革兰阴性反应。
为了观察支原体,通常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染色技术,如姬姆萨染色或改良的姬姆萨染色。这些染色方法可以使支原体呈现出淡紫色或者粉红色,从而在显微镜下更容易被识别。此外,还可以使用荧光抗体染色法,这种方法利用了特异性抗体与荧光素结合后能够特异地结合到支原体表面抗原上的特性,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和鉴定支原体。
在临床实验室中,除了上述染色方法外,培养法也是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由于支原体生长缓慢且需要特殊的营养条件,因此通常会在含有血清、酵母提取物等丰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并结合生化反应来辅助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