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产单核李斯特菌在实验室中如何分离培养?

产单核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它能够引起人类和动物的严重感染。在实验室中,为了准确地分离和培养这种细菌,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特定的方法和技术。
1. 样品处理: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果是食品或环境样本,可能需要先用缓冲盐水等溶液稀释,并通过震荡或搅拌来分散其中的微生物。临床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等则直接用于培养。
2. 选择性增菌: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到含有选择性添加剂(如庆大霉素、亚碲酸钠)的选择性液体培养基中,这些成分可以抑制非目标细菌生长而促进产单核李斯特菌的繁殖。常用的有半乳糖胆盐肉汤(GBS)、李氏增菌液等。
3. 初步分离:经过24-48小时于35-37°C条件下培养后,取少量增菌后的培养物划线接种到选择性平板上,如PALCAM琼脂或Oxford琼脂。这些平板含有特定的碳源和显色剂,能够帮助区分产单核李斯特菌与其他细菌。
4. 观察菌落特征:在35-37°C下继续培养24-48小时后,观察菌落在选择性平板上的形态、颜色等特性。产单核李斯特菌通常会在PALCAM琼脂上形成绿色至蓝绿色的圆形菌落,在Oxford琼脂上呈现灰色或淡紫色。
5. 确认试验:从疑似菌落中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并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如触酶测试、CAMP试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等)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PCR技术检测特定基因序列)进一步确认其身份。
6. 药敏测定:如果需要了解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可以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者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测试。

以上步骤是产单核李斯特菌在实验室中常见的分离培养流程。每一步都需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执行,并注意无菌技术以避免污染。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