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酶活性测定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手段之一,用于评估多种疾病状态。根据不同的酶和实验室条件,有几种常见的测定方法:
1. 分光光度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反应混合物吸光度的变化来间接反映酶的活性。例如,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时,可以监测NAD /NADH在340nm处吸收峰的变化。
2. 荧光法:某些底物被特定酶催化后会产生荧光物质,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计算酶的活性。这种方法灵敏度高,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
3. 电泳技术:如等电聚焦电泳(IEF),可以将不同pI值的同工酶分离并测定其活性,适用于一些特殊酶的检测。
4. 放射性同位素法:利用放射性标记底物被酶转化后的产物来测定酶活性。此方法灵敏度极高,但由于涉及放射性物质,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5. 化学发光法: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光信号来测定酶活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虽然主要用于抗原抗体检测,但也可以用于某些酶的定量分析。例如,将待测样本中的目标酶与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的底物结合后,加入显色剂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酶活性。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测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