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如何通过培养鉴定大肠埃希菌?

在临床实验室中,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但在某些情况下可成为病原体,引起尿路感染、腹膜炎、败血症等疾病。因此,准确鉴定大肠埃希菌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通过培养方法鉴定大肠埃希菌的一般步骤:
1. 样本采集:根据疑似感染部位不同,选择合适的样本类型,如尿液、血液、粪便或伤口分泌物等。
2. 初步筛选:将样本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例如麦康凯(MacConkey)琼脂平板。大肠埃希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并形成粉红色至红色的菌落,这是因为其能够分解乳糖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导致指示剂颜色变化。
3. 纯化分离:从初筛阳性平板中挑选疑似的大肠埃希菌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通常使用血琼脂平板或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35-37°C条件下孵育18-24小时后可观察到典型圆形、光滑、湿润的菌落。
4. 生化试验:对纯化的疑似大肠埃希菌进行一系列生化反应测试,包括但不限于:
   - 乳糖发酵实验(阳性)
   - 靛基质实验(阳性)
   - 尿素酶活性检测(阴性)
   - 硫化氢产生能力测定(阴性或弱阳性)
5. 药敏试验:如果需要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可以进一步进行药敏测试。这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6.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必要时,可采用PCR等分子技术检测特定基因序列以确认大肠埃希菌身份或区分不同亚型。

通过上述步骤,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从患者样本中鉴定出大肠埃希菌,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