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液和漏出液是根据液体在体腔内积聚的原因及性质的不同来区分的,两者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原因不同:渗出液多由于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而漏出液主要是因为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如
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等)或者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液体从血管内溢出到组织间隙形成的。
2. 外观不同:渗出液通常颜色较深,可能含有细胞成分及蛋白质含量较高;而漏出液则较为清澈透明,蛋白质和细胞成分较少。
3. 比重差异:由于成分的不同,渗出液的比重一般大于1.018,而漏出液小于或等于1.015。
4. 蛋白质含量不同:渗出液中蛋白浓度较高(>25g/L),而漏出液中的蛋白浓度较低(<25g/L)。
5. 细胞学检查结果不同:渗出液可发现较多的炎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而漏出液则以间皮细胞为主,炎症反应较轻或无明显炎症表现。
6. Rivalta试验阳性率不同:该实验用于判断积液性质,渗出液多为阳性,而漏出液通常为阴性。
临床上通过上述特点来鉴别这两种液体,并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