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特别是CD8 T细胞(也称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抗肿瘤作用。它们通过直接接触和释放细胞毒物质来杀死被识别为异常的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具体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1. 识别: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与肿瘤细胞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分子(MHC I)结合,该分子呈递肿瘤特异性抗原肽。这种特定的相互作用使得T细胞能够区分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
2. 活化:当T细胞识别到抗原后,如果同时接受到共刺激信号,则会被激活。这些共刺激信号通常由抗原提呈细胞提供给初始T细胞,但在某些情况下,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因素也可以促进这一过程。
3. 分泌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活化的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 (IFN-γ)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这些物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此外,它们还能招募其他免疫细胞参与抗肿瘤反应。
4. 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活化的T细胞会向靶标细胞(即肿瘤细胞)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孔洞,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而颗粒酶则通过这些孔进入细胞内部,引发凋亡途径,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5. 脱粒作用:T细胞还可以将存储在其内质网中的毒性颗粒直接转移到与之接触的肿瘤细胞表面。这个过程称为脱粒作用,同样会导致靶标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即凋亡)。
总之,通过上述机制,T细胞能够有效地识别并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从而发挥其抗肿瘤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