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免疫荧光染色步骤有哪些?

免疫荧光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和组织标记技术,用于检测特定蛋白或其他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的位置。其基本步骤包括:
1. 样品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待检测的样品,这可以是细胞悬液、切片等。对于组织切片,可能还需要进行脱蜡处理。
2. 固定 细胞或组织需要通过化学固定剂(如甲醛)或者冷丙酮等物理方法固定在载玻片上,以保持其结构和抗原性。
3. 清洗 使用缓冲液(例如PBS)清洗样品,去除未固定的细胞成分及残留的固定剂。
4. 阻断 为了减少非特异性结合造成的背景干扰,通常会用含有血清或BSA等蛋白质溶液对样本进行封闭处理。
5. 添加一抗 将针对目标蛋白的一级抗体稀释后滴加到样品上,在湿盒中孵育一定时间(通常是1-2小时或过夜),让其与特定的靶标结合。
6. 清洗 再次用缓冲液清洗,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7. 添加二抗 如果使用间接法,则需加入荧光标记的二级抗体。这种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一级抗体,并带有荧光基团。同样地,在湿盒中孵育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清洗步骤。
8. 染核 根据需要可选择性地用DAPI等染料对细胞核进行复染。
9. 封片 使用抗淬灭封片剂将样品覆盖,并防止荧光信号的衰减。
10. 观察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根据不同的荧光颜色来判断目标蛋白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时间以及试剂浓度等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