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学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通过观察骨髓涂片中不同阶段的有核细胞数量,判断其增生活跃度。通常分为极度活跃、明显活跃、活跃、减低、极度减低等几个等级。
2. 粒系细胞比例和形态:粒系是骨髓中最主要的细胞之一,包括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以及杆状核和分叶核的成熟粒细胞。需要观察其数量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增生或减少现象,并注意细胞大小、形状及胞质内颗粒的变化等。
3. 红系细胞比例和形态:包括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到网织红细胞等。需评估各阶段红细胞的比例是否正常,有无巨幼变、核碎裂、多染性改变等情况。
4. 巨核细胞数量及分类:巨核细胞是产生血小板的关键细胞,在骨髓涂片中应计数其总数,并根据大小和形态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如幼稚型、颗粒型等。同时注意有无异常增生或减少现象。
5. 淋巴系和其他非造血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网状细胞等。需观察这些细胞的存在与否及其数量变化情况。
6. 特殊细胞和
病理学改变:如发现原始细胞增多、异型巨核细胞出现、肿瘤浸润等情况,应详细记录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7. 骨髓铁染色:通过普鲁士蓝反应判断骨髓中储存铁的含量,对缺铁性
贫血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8. 其他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特异性抗体或化学试剂来进一步明确某些细胞类型及其功能状态。例如,过氧化物酶染色可帮助区分急性
白血病中的髓系与淋巴系;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有助于鉴别T淋巴细胞性
白血病等。
通过上述各项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