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型超敏反应,也称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是由于可溶性抗原与特异性抗体(主要是IgG或IgM)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在血液循环中沉积于血管壁或其他组织,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1. 血清病:血清病是一种典型的Ⅲ型超敏反应,通常发生在初次注射异种抗原或药物后7-14天。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多种自身抗原的抗体,形成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导致多器官损伤,常见症状包括面部蝶形红斑、
关节炎、
肾炎等。
3.
类风湿关节炎:虽然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一种以滑膜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病,但其发病机制中也涉及了Ⅲ型超敏反应。患者常有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
4. 农民肺:农民肺是由于吸入含有真菌孢子或细菌抗原的尘埃所引起的过敏性肺炎,属于职业性疾病的一种。急性发作时可有发热、寒战、
咳嗽、呼吸困难等表现;慢性阶段则可能出现进行性的肺功能下降。
5.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
肾炎:当人体受到某些链球菌(如A群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体内产生的抗体会与细菌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并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
肾炎。
以上就是Ⅲ型超敏反应的一些典型临床表现。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个体对相同刺激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病情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