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如何在实验室中分离培养嗜血杆菌?

在实验室中分离和培养嗜血杆菌,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程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嗜血杆菌是一类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它们通常需要特定的生长条件。下面是分离培养嗜血杆菌的基本步骤:
1. 采集样本:首先从疑似感染部位正确采集临床样本,如鼻咽拭子、血液、脑脊液等。
2. 初步处理:将收集到的标本尽快送往实验室,并根据不同的来源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例如,对于呼吸道分泌物可以先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接种;而血培养则直接加入专用的增菌液中。
3.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嗜血杆菌对营养要求较高,一般使用巧克力琼脂(因为经过加热处理后的血液能够释放出X因子和V因子)或者改良的Thayer-Martin培养基。这些特殊成分有助于促进细菌生长并抑制其他微生物的发展。
4. 接种与孵育:用无菌技术将处理好的样本均匀涂抹于上述培养基表面,然后置于35-37℃、含有5%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培养24至48小时。
5. 观察结果:在适宜条件下生长良好的嗜血杆菌会形成圆形、光滑、湿润且略带透明或灰色的小菌落。通过显微镜检查和生化测试(如β-内酰胺酶试验)可以进一步确认分离物是否为嗜血杆菌属的成员。
6. 保存与纯化: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可将阳性培养物转移至斜面或冷冻保护剂中,并在4℃冰箱或者液氮罐内冷藏。同时为了保证菌种的纯净度,在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一次平板划线操作以获得单个菌落。

以上步骤是实验室常规分离和培养嗜血杆菌的方法,但具体操作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并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范。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