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
贫血是指红细胞过早破坏,寿命缩短,骨髓造血功能不足以补偿这种损失而导致的一类
贫血。溶血性
贫血的筛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来进行:
1. 血常规检查:可以观察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同时可能出现网织红细胞增多,这是机体对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一种代偿反应。
2. 外周血涂片: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可能会发现异常的红细胞如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等,这些都可能是溶血性
贫血的表现之一。
3. 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由于大量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后者经过一系列代谢后形成间接胆红素,因此血清中该物质水平升高是溶血的一个重要标志。
4.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 test)和蔗糖水溶血试验等特殊实验:用于检测某些特定类型的溶血性
贫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5.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评估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对于诊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价值。
6.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溶血时,红细胞内的LDH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上升。
7. 尿液检查:包括尿潜血和尿胆原检测。在急性溶血期,可能会出现血红蛋白尿;慢性溶血患者则表现为尿胆原增多。
以上就是溶血性
贫血筛查的主要指标,但具体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