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接触传播:这是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方式,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是指病原体通过患者与患者之间或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而传播;间接接触则是指通过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等媒介物进行传播。
2. 空气飞沫传播:当感染者
咳嗽、打喷嚏或者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小液滴,这些小液滴可以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流动扩散到一定范围内的其他人员,导致感染发生。例如
流感病毒和结核杆菌等就主要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播。
3. 飞沫核传播:与飞沫传播类似,但更微小的颗粒(直径小于5微米)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并且能够进入人体下呼吸道,从而引起疾病。这类传播方式常见于麻疹、风疹和水痘等疾病的传播中。
4. 血液及体液传播: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具有传染性的体液而发生的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主要以这种方式进行传播。
5. 注射、输血和其他侵入性操作引起的医源性感染:在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了未经严格消毒灭菌的器械或材料,则可能造成患者感染。此外,在进行各种穿刺、插管、手术等有创诊疗活动时,也可能因为无菌技术不规范而引发医院内感染。
6. 饮食传播:虽然相对少见,但在特殊情况下(如食品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也可以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途径之一。
了解并掌握这些主要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