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诊断志贺菌感染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 样本采集:通常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志贺菌。在急性期,如果患者有腹泻症状,尤其是血性腹泻,应尽早采集样本。
2. 直接镜检:虽然不是确诊手段,但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白细胞或红细胞的存在来间接提示可能的感染情况。
3. 细菌培养:将粪便标本接种于选择性的培养基上(如SS琼脂、麦康凯琼脂等),志贺菌会在这些培养基上形成特定的菌落形态。经过24-48小时孵育后,可以观察到疑似菌落。
4. 生化鉴定:对分离出的疑似菌株进行一系列生化反应测试(如氧化酶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产生等),以确定是否为志贺菌属细菌。
5. 血清学分型:利用特异性抗血清与待测菌株发生凝集反应,进一步鉴定到具体血清型别。
6. 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可用于检测特定基因序列,快速准确地识别志贺菌及其毒力因子。这种方法灵敏度高、速度快,在临床诊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7. 药敏试验:对于分离出的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通过上述一系列实验室检查方法,可以有效地诊断患者是否感染了志贺菌,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