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原发疾病,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治疗基础病因:针对引起DIC的原发病进行有效治疗,如感染、肿瘤等。
2. 抗凝治疗:使用肝素等抗凝药物防止进一步的微血栓形成,同时避免出血风险增加。
3. 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对于有明显消耗性低凝状态或伴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可适当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或者浓缩血小板来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数量。
4. 纠正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对改善微循环障碍和减轻组织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5. 监测和支持器官功能: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支持受损脏器的功能恢复。
总之,在DIC的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并根据病情的发展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