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乙二胺四乙酸)作为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在临床检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主要优点包括:
1. 抗凝效果稳定可靠:EDTA能有效螯合血液中的钙离子,阻止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的形成,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
2. 对细胞形态影响小:使用EDTA作为抗凝剂时,对红细胞、白细胞等细胞的形态保持较好,有利于进行细胞学检查如血常规检测。
3. 不干扰大多数生化反应:许多生化测定项目中,EDTA不会与待测物质发生干扰性化学反应。
然而,EDTA也存在一些缺点:
1. 影响某些特定实验结果:例如,在进行血液凝固功能测试时,由于EDTA去除了钙离子,导致这些试验无法正常进行。
2. 可能引起红细胞溶血:在高温或长时间保存条件下,EDTA样本容易出现溶血现象。
3. 对某些检测项目的准确性有影响:如血钾测定等,因为EDTA会改变血液中某些成分的状态。
因此,在选择抗凝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检验项目来决定是否使用ED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