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如何正确采集和处理痰液样本?

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地采集和处理痰液样本对于诊断呼吸系统疾病非常重要。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患者准备:首先向患者解释采集过程的目的及重要性,以获得其配合。指导患者在采样前清洁口腔,避免进食、饮水或吸烟至少30分钟。
2. 诱导方法:如果自然咳嗽无法产生足够的痰液,则可以采用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等方式促进排痰。对于儿童或者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可能需要医生辅助进行。
3. 样本收集:要求患者深呼吸后用力从肺部深处咳出分泌物,并直接吐入无菌容器中,尽量避免唾液混入样本内。每个标本量应不少于1ml。
4. 运输与保存:尽快将采集好的痰液送至实验室检测。如果不能立即送检,则需要在冷藏条件下保存(2-8°C),但不超过72小时。长期储存时建议冷冻(-20°C)。
5. 实验室处理:收到样本后应先进行外观检查,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标本。通常来说,质量较好的痰液呈黄色或绿色、粘稠且含有泡沫状物质;而主要由唾液组成的样本则透明或略带白色,不适合用于细菌培养等实验。
6. 样本前处理: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例如,在进行涂片染色时需将痰液与等量的10%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以破坏粘蛋白;在做结核杆菌检查时可能需要采用消化法或离心沉淀法制备浓缩物。
7. 安全防护: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并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痰液样本的质量,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