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它在体内的纤溶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特异性地与纤维蛋白结合,并将纤溶酶原转化为活性形式的纤溶酶。这个过程对于溶解血栓、维持血液流动性和防止血栓过度形成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t-PA通过以下机制发挥其作用:
1. 与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结合:t-PA首先与血液中的纤溶酶原以及已形成的血栓上的纤维蛋白相结合。这种结合是高度特异性的,并且能够增加t-PA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的效率。
2. 激活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当t-PA与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复合物结合后,它会催化纤溶酶原中特定位置的肽键断裂,释放出活性形式的纤溶酶。这个过程是高度局部化的,主要发生在血栓表面。
3. 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生成的纤溶酶能够特异性地切割纤维蛋白多聚体中的精氨酸-缬氨酸键(Arg-Val bond),导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s)的形成。这些小分子片段不再具有形成凝块的能力,从而实现了血栓的溶解。
4. 维持血液循环:通过上述过程,t-PA有助于清除血管内的异常凝块,恢复或保持正常的血液流动状态,对于预防和治疗由血栓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应用中,重组人源化的t-PA(如阿替普酶)已被广泛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然而,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及剂量控制,以避免出血风险和其他潜在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