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
心肌梗死。当心脏肌肉发生损伤时,如急性
心肌梗死,肌酸激酶尤其是其MB亚型(CK-MB)会迅速释放到血液中,血清中的CK-MB水平会在
心肌梗死后3-6小时内升高,并在24-48小时达到峰值。因此,检测CK及其同工酶的活性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此外,CK-MM(肌肉型)和CK-BB(脑型)也分别在骨骼肌疾病和神经性疾病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例如,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骨骼肌疾病时,CK-MM水平可能会显著升高;而在某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肿瘤的情况下,CK-BB的水平也可能有所上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更敏感特异的心肌标志物如高敏肌钙蛋白(hs-cTn)的应用,CK-MB在急性
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地位已经逐渐被后者所取代。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患者存在极高或极低的肌钙蛋白水平时,CK及其同工酶检测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