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杂交瘤技术有哪些呢

杂交瘤技术有哪些呢?快来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

(一)小鼠骨髓瘤细胞

1.细胞株稳定,易于传代培养。

2.细胞株自身不会产生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

3.该细胞是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HGPRT)或胸腺嘧啶激酶(TK)的缺陷株。

4.目前最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是NS-1和SP2/O细胞株。

(二)免疫脾细胞

选用与骨髓瘤细胞同源的BALB/c小鼠,鼠龄8~12周,体重约20g,雌雄均可,但必须分笼。免疫用抗原尽量提高其纯度和活性,多用腹腔内或皮内多点注射法。如微量抗原,可脾脏内直接注射进行免疫。

(三)细胞融合

PEG(聚乙二醇)有助于细胞融合。

(四)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

将经过融合的细胞置于含有次黄嘌呤、甲氨蝶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的HAT培养中。

1.脾细胞:在一般培养基中不能生长繁殖。

2.骨髓瘤细胞:采用的小鼠骨髓瘤细胞都是HGPRT或TK代谢缺陷型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增殖。

3.杂交瘤细胞: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融合,获得HGPRT,可以利用次黄嘌呤合成DNA,故可以存活。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临床检验技师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