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是1909年美国病理学副教授立克次(HowardTaylorRicketts,1871–1910)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热时首先发现的。第二年,他不幸因感染斑疹伤寒而为科学献身。1916年罗恰·利马首先从斑疹伤寒病人的体虱中找到,并建议取名为普氏立克次体,以纪念从事斑疹伤寒研究而牺牲的立克次和捷克科学家普若瓦帅克。1934年,我国科学工作者谢少文首先应用鸡胚培养立克次体成功,为人类认识立克次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立克次体也是个庞大的家族,科学家把它们分为3个属,12个种。它们有些与动物有关,有些与人类有关。
更多微生物检验相关知识请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医学教育网提供
检验技士、
检验技师、检验主管技师高频考点、备考技巧、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