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考试大纲已经顺利公布,请广大临床执业医师考生参考,经过对比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考试大纲变动比较大,详情查看正文: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 一、绪论 |
基本概念 |
(1)免疫的定义及免疫系统的组成 |
| (2)免疫防御的基本类型 |
| (3)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 |
| 二、抗原 |
1.基本概念 |
(1)抗原及其特性 |
| (2)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 |
| (3)交叉反应 |
| (4)耐受原与变应原 |
| 2.抗原的分类 |
(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
| (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
| (3)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 |
| 3.超抗原 |
(1)概念 |
| (2)种类 |
| (3)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
| 4.佐剂 |
(1)概念 |
| (2)种类 |
| (3)作用机制 |
| 三、免疫器官 |
1.中枢免疫器官 |
(1)组成 |
| (2)主要功能 |
| 2.外周免疫器官 |
(1)组成 |
| (2)主要功能 |
| 四、免疫细胞 |
1.T淋巴细胞 |
(1)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
| (2)TCR复合物的组成 |
| (3)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及临床意义 |
| 2.B淋巴细胞 |
(1)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
| (2)BCR复合物的组成 |
| (3)B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及临床意义 |
| 3.自然杀伤(NK)细胞 |
(1)NK细胞的表面标志 |
| (2)NK细胞的受体 |
| (3)NK细胞的功能及临床意义 |
| 4.抗原提呈细胞 |
(1)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 |
| (2)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 |
| (3)外源性抗原递呈过程 |
| (4)内源性抗原递呈过程 |
| (5)抗原的交叉提呈 |
| 5.其他免疫细胞 |
(1)单核巨噬细胞 |
| (2)中性粒细胞 |
| (3)嗜酸性粒细胞 |
| (4)嗜碱性粒细胞 |
| (5)肥大细胞 |
| (6)固有淋巴样细胞 |
| (7)γδT细胞 |
| 五、免疫球蛋白 |
1.基本概念 |
(1)免疫球蛋白/抗体 |
| (2)多克隆与单克隆抗体 |
|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
|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
| 3.免疫球蛋白的类与型 |
(1)免疫球蛋白的类及亚类 |
| (2)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 |
|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
(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 |
| (2)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 |
| 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
(1)IgG的特性和功能 |
| |
(2)IgM的特性和功能 |
| |
(3)IgA的特性和功能 |
| |
(4)IgE的特性和功能 |
| |
(5)IgD的特性和功能 |
| 6.抗体的应用 |
(1)抗血清(多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
| (2)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
| (3)基因工程抗体与人源化抗体的临床应用 |
| 六、补体系统 |
1.概述 |
(1)补体的概念 |
| (2)补体系统的组成 |
| 2.补体系统的激活 |
(1)经典激活途径 |
| (2)旁路激活途径 |
| (3)凝集素激活途径 |
| 3.补体激活的调节 |
补体调控分子 |
| 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
(1)膜攻击复合物的生物学功能 |
| (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功能 |
| 5.补体与疾病 |
(1)补体与疾病的发生 |
| (2)补体与疾病诊治 |
| 七、细胞因子及受体 |
1.基本概念 |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
| 2.细胞因子的种类 |
(1)白细胞介素 |
| (2)干扰素 |
| (3)肿瘤坏死因子 |
| (4)集落刺激因子 |
| (5)趋化因子 |
| (6)其他细胞因子 |
| 3.细胞因子受体 |
基本概念 |
| 4.细胞因子的功能 |
概念 |
| 5.细胞因子与疾病 |
(1)疾病的发生 |
| (2)疾病的诊断 |
| (3)疾病的治疗 |
| 八、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
1.白细胞分化抗原 |
CD分子的概念及应用 |
| |
(1)黏附分子的种类与功能 |
| 2.黏附分子 |
(2)黏附分子缺失与临床疾病 |
| 九、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1.基本概念 |
(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
| 2.HLA复合体及其编码产物 |
(1)HLA复合体的结构 |
| (2)HLA分子的分类 |
| (3)HLA基因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
| 3.HLAⅠ类抗原 |
(1)结构 |
| (2)分布 |
| (3)主要功能 |
| 4.HLAⅡ类抗原 |
(1)结构 |
| (2)分布 |
| (3)主要功能 |
| 5.HLA与临床 |
(1)HLA的生理学意义 |
| (2)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
| (3)HLA与同种器官移植、输血反应的关系 |
| 十、免疫应答 |
1.基本概念 |
免疫应答的类型及特点 |
| 2.固有免疫应答 |
(1)固有免疫识别的分子机制 |
| (2)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与效应 |
| (3)固有免疫应答异常与疾病 |
| 3.适应性免疫应答概述 |
(1)概念 |
| (2)分类 |
| 4.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 |
(2)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 |
(3)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
| 5.T细胞介导的细胞 |
(1)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双信号 |
| 免疫应答 |
(2)Th1细胞的效应 |
| |
(3)Th2细胞的效应 |
| |
(4)Th17细胞的效应 |
| |
(5)CTL的效应 |
| |
(6)Treg细胞的效应 |
| 十一、黏膜免疫 |
1.概述 |
(1)基本概念 |
| (2)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
| 2.黏膜免疫的功能及应用 |
(1)参与食物与肠道菌群免疫耐受 |
| (2)抗感染 |
| (3)参与超敏反应 |
| 十二、免疫耐受 |
1.概述 |
免疫耐受的概念与分类 |
| 2.免疫耐受与临床 |
(1)建立免疫耐受 |
| (2)打破免疫耐受 |
| 十三、抗感染免疫 |
1.概述 |
感染免疫基本概念 |
| 2.抗感染免疫的效应机制 |
(1)抗感染固有免疫 |
| (2)抗感染适应性免疫 |
| 3.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 |
(1)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 |
| 十四、超敏反应 |
1.概述 |
(1)超敏反应的概念 |
| (2)超敏反应的分型 |
| 2.Ⅰ型超敏反应 |
(1)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
| (2)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变应素和效应细胞 |
| (3)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
| (4)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
| (5)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
| 3.Ⅱ型超敏反应 |
(1)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
| (2)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
| 4.Ⅲ型超敏反应 |
(1)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
| (2)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
| 5.Ⅳ型超敏反应 |
(1)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
| (2)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
| 十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1.概述 |
自身抗原、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 |
| 2.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
(1)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
| |
(2)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
| 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
(1)隐蔽抗原的释放 |
| |
(2)自身抗原的改变 |
| |
(3)分子模拟 |
| |
(4)表位扩展 |
| |
(5)免疫调节异常 |
| |
(6)遗传易感性改变 |
| 4.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
(1)常规治疗 |
| (2)免疫与生物治疗 |
| 十六、免疫缺陷病 |
1.概述 |
(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 |
| (2)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
|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
(1)B细胞缺陷相关疾病 |
| (2)T细胞缺陷相关疾病 |
| (3)联合免疫缺陷病 |
| (4)吞噬细胞缺陷相关疾病 |
| (5)补体系统缺陷相关疾病 |
| |
(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 3.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
(2)其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
| 十七、肿瘤免疫 |
1.肿瘤抗原 |
(1)肿瘤抗原的概念 |
| (2)肿瘤抗原的分类 |
| 2.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
(1)抗肿瘤固有免疫 |
| |
(2)抗肿瘤适应性免疫 |
| 3.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
(1)下调抗原表达 |
| |
(2)上调免疫抑制性因子 |
| |
(3)诱导免疫抑制性细胞 |
| 4.肿瘤的免疫防治 |
(1)肿瘤的免疫预防 |
| (2)肿瘤的免疫治疗 |
| 十八、移植免疫 |
1.基本概念 |
(1)自体移植、同种异基因移植、异种移植 |
| (2)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
| 2.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
(1)类型 |
| |
(2)机制 |
| 3.抗移植排斥临床策略 |
(1)组织配型 |
| |
(2)免疫抑制 |
| |
(3)诱导耐受 |
| |
1.抗原-抗体反应相关检测技术 |
(1)血凝抑制 |
| |
(2)免疫荧光 |
| |
(3)放射免疫 |
| |
(4)酶免疫(ELISA) |
| |
(5)免疫组化 |
| |
(6)免疫沉淀 |
| |
(7)免疫印迹 |
| 3.免疫细胞的检测技术 |
(1)流式细胞术 |
| (2)增殖试验 |
| (3)细胞毒试验 |
| (4)细胞凋亡检测 |
| (5)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检测 |
| 二十、免疫学防治 |
1.免疫预防 |
(1)人工主动免疫(预防性疫苗) |
| (2)人工被动免疫 |
| (3)我国儿童计划免疫常用疫苗及程序 |
| |
2.免疫治疗 |
(1)基于抗体的治疗策略 |
| |
(2)细胞免疫治疗 |
| |
(3)细胞因子治疗 |
| |
(4)免疫增强与抑制策略 |
下载: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大纲(word)
推荐阅读: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技能/笔试考试大纲变动解析汇总
建议收藏: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日历及各科目分值占比
2019新课 立即查看
以上关于“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考试大纲下载”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医学教育网专业师资汤以恒在直播课中会详解大纲变动及复习策略,具体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