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01期:
问题索引: 
一、【问题】胫骨平台骨折怎么分型及治疗? 
二、【问题】胫腓骨骨折解剖概要及并发症有哪些? 
三、【问题】脊柱骨折临床表现有哪些及怎么治疗? 
具体解答: 
一、【问题】胫骨平台骨折怎么分型及治疗? 
【解答】 
    
        
            | 分型 | 治疗 | 
        
            | 第1型单纯胫骨外髁劈裂骨折。 
 
 第2型外髁劈裂合并平台塌陷骨折。
 
 第3型单纯平台中央塌陷骨折。
 
 
 
 第4型内侧平台骨折。
 
 
 
 第5型胫骨内外髁骨折
 
 第6型胫骨平台骨折同时有胫骨干骺端或胫骨干骨折。
 | 1.单纯劈裂骨折无明显移位,则采用下肢石膏托固定4~6周。移位明显者,应切开复位内固定。 2.伴有平台塌陷的劈裂骨折,应切开复位,同时植骨,内固定。
 3.胫骨髁中央的塌陷骨折,塌陷小于lcm者,只需下肢石膏固定4~6周。超过lcm或有膝关节不稳定者,应手术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或外固定。
 4.无移位的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只需石膏固定4~6周。伴有骨折塌陷者及合并交叉韧带损伤者,应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或外固定。
 5.第5型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应切开复位内固定。
 6.第6型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应切开复位内固定。
 | 
    
二、【问题】胫腓骨骨折解剖概要及并发症有哪些? 
【解答】1.胫骨中上段的横切面是三棱形,至中下1/3交界处变成四方形,两者移行交界处,骨的形态转变,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2.胫骨的前内侧位于皮下,又有棱角,故骨折端极易穿破皮肤而形成开放性骨折。 
3.胫骨的营养血管从胫骨上、中1/3交界处入骨内,在中、下1/3处的骨折营养动脉损伤,供应下1/3的血循环明显减少,同时胫骨下1/3几乎无肌肉附着,由远端获得的血液供应很少,因此,胫骨下1/3骨折愈合较慢,容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4.胫骨上端与下端关节面是相互平行的,若骨折对位对线不良,使关节面失去平行,改变了关节面的受力面,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5.腘动脉在分出胫后动脉后,穿过比目鱼肌腱向下走行。此处血管固定,胫骨上1/3骨折时,由于下骨折段向上移位,可致胫后动脉损伤,可造成小腿下段的严重缺血或坏死。 
6.小腿的肌筋膜与胫骨、腓骨和胫腓骨间膜一起构成四个筋膜室。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或肌肉损伤出血,或因血管损伤出血,均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肌肉缺血坏死,后期成纤维化,将严重影响下肢功能。 
7.在腓骨颈,有腓总神经由腘窝后、外侧斜向下外方,经腓骨颈进入腓骨长、短肌及小腿前方肌群,腓骨颈有移位的骨折可引起腓总神经损伤。 
三、【问题】脊柱骨折临床表现有哪些及怎么治疗?
【解答】 
    
        
            | 临床表现 | 治疗 | 
        
            | 1.有严重外伤病史,如高空坠落,重物撞击,塌方事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2.胸腰椎损伤后,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站立及翻身困难。腹膜后血肿刺激了腹腔神经节,使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查体必须逐个按压棘突检查,如有中线部位的局部肿胀和明显的局部压痛,提示后柱已有损伤;胸腰段脊柱骨折常可摸到后凸畸形。
 4.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可有感觉或运动障碍等表现。
 5.多发伤病例往往合并有颅脑、胸、腹脏器的损伤。
 6.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确定损伤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X线摄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老年人感觉迟钝,胸腰段脊柱骨折往往主诉为下腰痛,单纯腰椎摄片会遗漏下胸椎骨折,因此必须注明摄片部位应包括下胸椎(T10~12)在内。通常要拍摄正侧位两张片子,必要时加摄斜位片。在斜位片上则可以看到有无椎弓峡部骨折。
 | 1.有严重多发伤者,应优先抢救生命。 2.有骨折脱位的应尽快复位固定,以恢复脊椎的原状。
 3.有脊髓压迫者,应及早手术解除压迫,把保证脊髓功能恢复作为首要问题。
 4.积极防治并发症。
 手术指征:①颈、胸、腰椎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②影像学检查显示有骨折碎片进入椎管内压迫脊髓;③截瘫平面不断上升;④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1期(word版下载)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1期(word版下载)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