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肾脏排泄的具体描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资料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为了帮助即将参加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顺利复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肾脏排泄的具体描述,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广大临床执业医师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1. 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

(1)两侧肾血流量十分丰富,占心输出量的1/5~1/4,其中90%以上分布在皮质;

(2)肾脏血液经两次毛细血管分支后才汇合成静脉,其中肾小球毛细血管是滤过血液的重要结构,而球后毛细血管内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 肾脏血流量的调节:

(1)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化时,肾脏血流量维持不变;

(2)神经和体液调节:当全身机能状况发生变化时,肾脏血流主要受神经、体液调节,使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分配的需要相适应。

3. 肾脏是维持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排泄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器官之一,它发挥作用的过程是先由肾小球滤过,再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形成尿液。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主要是通过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实现的。

(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①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②肾小球滤过膜——滤过的结构基础;③肾血浆流量: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

(2)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肾髓质高渗透梯度的存在是尿浓缩的动力,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浓缩的条件。

4. 会运用肾脏功能的生理调节分析问题。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