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1.出血——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
·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亦是消化性溃疡。
·原因:溃疡侵蚀血管。
2.穿孔——膈下游离气体
3.幽门梗阻
4.癌变——GU可发生癌变(1%以下)。DU一般不癌变。
●长期慢性GU史、年龄>45岁、溃疡顽固不愈者。
●癌变发生于溃疡边缘。并发症
1.出血——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
·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亦是消化性溃疡。
·原因:溃疡侵蚀血管。
2.穿孔——膈下游离气体
3.幽门梗阻
4.癌变——GU可发生癌变(1%以下)。DU一般不癌变。
●长期慢性GU史、年龄>45岁、溃疡顽固不愈者。
●癌变发生于溃疡边缘。
穿孔 | 见于 | 导致的表现 |
急性 | 十二指肠前壁或胃前壁 |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
慢性(穿透性溃疡) | 十二指肠或胃后壁的溃疡深至浆膜层时与邻近的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 | 不引起腹膜炎;腹痛规律改变,变得顽固而持续,疼痛常放射至背部 |
形成瘘管 | 溃疡穿破入空腔器官 |
【幽门梗阻】——DU或幽门管溃疡引起。
①暂时性梗阻:溃疡急性发作时因炎症水肿和幽门部痉挛引起,可随炎症好转而缓解。
②慢性梗阻:由于瘢痕收缩而呈持久性。
表现:
①上腹胀满不适,疼痛于餐后加重,并有恶心、呕吐;呕吐后症状可缓解,呕吐物含发酵酸性宿食。
②胃型及胃蠕动波,清晨空腹时胃内有振水声。
③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严重呕吐——失水和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治疗
非手术治疗——内科治疗
(1)杀Hp
(2)抑制胃酸
1)PPI(强而持久) | A.机制:H+-K+ATP酶不可逆失活 B.总疗程:DU 4周;GU 6~8周 |
2)H2受体拮抗剂 | 机制:抑制胃酸分泌 |
3)碱性抗酸药 | 氢氧化铝 |
(3)保护胃黏膜
1)铋制剂 | A.机制:类似铝制剂+抑制Hp B.不良反应:舌苔发黑、铋蓄积。肾功能减退者忌用。 疗程:(DU 4~6周;GU 6~8周) |
2)铝制剂 | A.机制:覆盖在溃疡面上,阻止胃酸侵蚀、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和表皮生长因子分泌 B.不良反应:便秘 |
3)米索前列醇 | A.机制:抑制胃酸分泌、增加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增加黏膜血流; B.不良反应:腹泻;子宫收缩(孕妇忌服) |
手术治疗——重要考点
◆迷走神经切断术——很少应用。
1.穿孔缝合术——适用于急性穿孔。
2.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并发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癌变者。
术式——切除远端2/3——3/4胃组织,并包括幽门、近胃侧部分十二指肠球部。
为什么胃大部切除——治疗消化性溃疡?
①切除了远端胃体(含大量壁细胞和主细胞)——壁细胞和主细胞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大量减少;
②切除了胃窦部——减少了G细胞分泌的促胃液素——降低了胃酸分泌;
③切除了胃溃疡病灶和胃溃疡好发的部位。
吻合式?
①毕(Billroth)Ⅰ式——胃与十二指肠吻合。
□比较符合原来的生理状况,但要注意吻合口不得有张力。
②毕(Billroth)Ⅱ式——十二指肠断端缝闭,胃和空肠吻合。
吻合口径——3——4cm,过大易发生倾倒综合征,过小影响胃排空。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
Ⅰ早期
①术后出血
②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③肠胃壁缺血坏死、胃肠吻合口破裂或漏
④胃瘫
⑤术后梗阻
Ⅱ远期
①吻合口溃疡
②残胃癌
③碱性反流性胃炎
④营养性并发症
⑤倾倒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