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下肢骨折知识点太多记不住?——请看医学教育网的精炼总结,帮助大家快速拿分。
股骨颈骨折 | Pauwels角“不怕外展怕内收” 内收——大于50°——不稳定; 外展——小于30°——稳定。 口诀:“内打我,不稳定,外小三” 表现:患肢外旋畸形,45~60°之间;患肢缩短 |
股骨转子间骨折 | 转子间压痛,下肢外旋畸形明显,可达90°,有轴向叩击痛,下肢短缩 |
股骨干骨折 | 非手术方法——比较稳定者。 儿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皮肤牵引维持。 3岁以下——垂直悬吊皮肤牵引。较小的成角畸形,及2cm以内的重叠——可接受 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股骨干骨折近年来多采用手术治疗。
|
胫腓骨骨折 | 胫骨 | 上1/3:小腿下段严重缺血或坏死(胫后动脉) |
中1/3:骨筋膜室综合征 |
下1/3: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
若对位对线不良——创伤性关节炎 |
腓骨 | 腓总神经损伤 |
胫骨平台骨折 | 单纯胫骨外髁劈裂骨折 | 无明显移位—石膏托固定4~6周; |
明显移位——切开复位内固定 |
外髁劈裂合并平台塌陷骨折 | 切开复位,同时植骨,内固定 |
单纯平台中央塌陷骨折 | 塌陷<1cm——石膏固定4~6周; |
>1cm或有膝关节不稳定者——手术切开复位,植骨 |
内侧平台骨折 | 无移位——石膏固定4~6周; |
伴有骨折塌陷及合并交叉韧带损伤——切开复位,植骨 |
胫骨内外髁骨折 | 不稳定——切开复位内固定 |
必须坚持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有骨缺损时应植骨填充 |
胫骨平台骨折同时有胫骨干骺端或胫骨干骨折 | 属关节内骨折 |
术后遵循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防止后期遗留骨关节炎或关节不稳 |
踝部骨折 | 胫骨远端内侧突出部分——内踝; 腓骨远端突出部分——外踝; 后缘呈唇状突起为——后踝 |
踝部扭伤 | 韧带部分损伤或松弛者 | 在踝关节背屈90°位,极度内翻位(内侧副韧带损伤时)或外翻位(外侧副韧带损伤时)石膏固定;或用宽胶布、绷带固定2~3周 |
韧带完全断裂合并踝关节不稳定者,或有小的撕脱骨折片 | 石膏固定4~6周 |
若有骨折片进入关节——切开复位、固定骨折片或直接修复断裂的韧带 |
术后——石膏固定3~4周 |
反复损伤韧带松弛、踝关节不稳定者 | 自体肌腱转移,或异体肌腱移植修复重建踝稳定性,以保护踝关节 |
后期由于慢性不稳定,可致踝关节脱位,关节软骨退变致骨关节炎。持续疼痛——关节内注射药物(如玻璃酸钠)、关节融合术或关节置换术 |
2020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运动系统》科目核心考点汇总!
2020版医师资格考生手册发布,临床医师技能考试内容有变!
全国2020临床执业医师报名现场审核时间和地点 更新中!
【复习计划+备考干货】临床执业医师高能作战攻略,学渣秒变学霸!
以上关于“临床执业医师运动系统——下肢骨折“关键词”总结!”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