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也称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
1. 生理性黄疸: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通常发生在出生后的2-3天内,并在一周左右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生理性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无法有效地处理和排出体内的间接胆红素。
2. 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当新生儿体内存在较多的红细胞或红细胞寿命较短时,会生成更多的胆红素。例如Rh因子不合、ABO血型不合等免疫性溶血疾病可导致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产生过量的间接胆红素。
3. 肝脏功能障碍:肝脏是处理和排泄胆红素的主要器官,如果新生儿有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等问题,则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
4. 母乳喂养相关黄疸: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会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但程度较轻的黄疸现象,这可能与摄入不足导致脱水、低血糖有关,或者是因为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了新生儿对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5. 遗传因素及其他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此外,感染(如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情况也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