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溶血性贫血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时所引起的贫血。其常见临床表现包括:
1. 贫血相关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等。
2. 黄疸:因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过多的间接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而导致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
3. 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可有轻度或中度肝脾肿大,尤其是慢性溶血性贫血者更为明显。
4. 尿色改变:尿液颜色可能变深,甚至呈浓茶样或酱油色(即“血红蛋白尿”),这是由于血液中的游离血红蛋白通过肾脏排出所致。
5. 胆石症:长期高胆红素水平可促进胆固醇结晶形成胆石。
6. 骨骼变化:儿童患者可能出现骨骼异常,如颅骨板障增宽等表现。
7. 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热等也可能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其临床特点可能有所差异,在具体诊断过程中还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