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一些辅助检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史和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排尿情况,包括
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症状出现的时间及严重程度,并可能使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量表来量化患者症状的严重性。
2. 直肠指诊:通过直肠触摸前列腺,评估其大小、质地和是否有结节等情况,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3. 尿流率测定:测量排尿时的最大尿流速度,了解下尿路梗阻程度。正常情况下男性最大尿流速应在15ml/s以上,BPH患者往往低于此值。
4. 残余尿量检测:通过超声波检查或导尿后测量膀胱内剩余的尿液量来判断是否存在残余尿现象,通常认为超过50ml即为异常。
5. 血清PSA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水平升高可能提示BPH或其他前列腺疾病的存在,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6. 超声波检查:经腹壁或直肠途径进行的超声波成像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前列腺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变化,并可同时评估肾脏和膀胱的状态。
7. 尿动力学研究:对于症状严重且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能需要进一步做尿流动力学检查以明确梗阻程度及其对上尿路的影响。
以上各项检查并非每个患者都需要全部进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组合来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