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ALI)及其中重度形式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干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因治疗 首先需要积极寻找并处理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原因,比如控制感染、停止输血或药物反应等诱发因素。
2. 机械通气 支持性治疗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优化机械通气策略。采用低潮气量通气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风险,并且保持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EEP)有助于维持肺泡开放状态,改善氧合功能。
3. 液体管理 合理的液体平衡对于减轻肺水肿至关重要。在确保组织灌注的前提下尽量限制晶体液输注量,必要时可使用利尿剂促进水分排出。
4. 营养支持 重症患者往往伴有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合理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预后。
5.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定期翻身、使用抗凝药物等。
6. 其他辅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考虑应用肺复张手法、俯卧位通气、体外膜氧合(ECMO)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
总之,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