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如何诊断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

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具体步骤如下:
1. 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患者是否有近期与肝炎患者的接触史,是否到过肝炎高发区,有无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的历史,个人卫生习惯等。
2. 注意临床表现 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黄疸(皮肤和眼睛黄色变)、尿色深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肝脏肿大等症状。
3. 实验室检查
- 肝功能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是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
- 血清胆红素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可反映黄疸的程度。
- 病毒学标志物检测:通过血清学方法检测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如HAV-IgM、HBsAg、HCV-RNA等。
4. 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了解肝脏形态结构的变化情况,但需注意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5. 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黄疸 如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药物性肝损伤等。
6. 与产科医生合作 密切关注孕妇及其胎儿的情况,必要时请妇科专家会诊,并定期监测母体及胎儿的各项指标变化。

总之,在诊断过程中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同时要注意保护好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