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常见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溶栓治疗:对于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考虑静脉溶栓。常用的药物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
2. 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对于不适合或错过溶栓时间窗的患者,可采用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常用的抗血小板药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3. 血管内治疗:对于部分大血管闭塞导致的严重脑梗死,可以通过介入手段如机械取栓等方式直接清除堵塞物,以改善神经功能预后。这类操作通常需要在发病6-8小时内进行,并且要结合影像学评估确定适应症。
4.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
高血压、高血糖及
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减少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5. 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如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以及心理干预等措施。
6. 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涵盖肢体运动、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
以上就是脑梗死的一些常见治疗方法,但具体方案还需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