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特征性的皮疹。这种皮疹通常在发热后的第二天出现,开始时为细小的红色斑丘疹,迅速扩散至全身,以躯干、腋窝和腹股沟等处较为密集。皮疹的特点是“砂纸样”触感,即摸起来像触摸砂纸一样粗糙。
除了典型的砂纸样皮疹外,猩红热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一些皮肤表现,如面部潮红但口周苍白(称为“环形口周苍白圈”)、草莓舌或覆盆子舌(舌头表面红肿并布满小突起)、以及恢复期的脱屑现象。脱屑通常在皮疹出现后的1-2周开始,从指尖、脚趾和腹股沟等部位逐渐扩展到全身,持续数周。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猩红热患者都会表现出上述所有的皮肤症状,且皮疹的具体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变化。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除了关注特征性皮疹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其他临床症状(如咽痛、发热等)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果怀疑为猩红热,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以减轻病情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