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
心绞痛,又称为劳力性
心绞痛,其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在冠状动脉内膜下有脂质沉积,并逐渐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当心脏负荷增加时(如运动、情绪激动等),心肌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大,而由于冠状动脉狭窄,血流量不能相应增加以满足需求,从而引发
心绞痛。
具体来说,稳定型
心绞痛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冠脉供氧与需氧失衡: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血液供应能够随着心肌活动强度的变化而调整。但当冠状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时,管腔狭窄限制了血流的最大流量,使得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心肌氧需求增加时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
2. 内皮功能障碍:冠脉内皮细胞损伤后,其释放的一氧化氮和其他舒血管因子减少,导致局部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了心肌缺血。
3. 血小板聚集及炎症反应:粥样硬化斑块表面的破裂或侵蚀可激活血小板和启动凝血系统,形成血栓,加剧冠脉狭窄甚至闭塞的风险。
4. 非冠状动脉因素:除了冠状动脉本身的问题外,其他如
贫血、低血压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成为
心绞痛发作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针对稳定型
心绞痛患者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介入手术或外科搭桥手术等综合措施来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