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脑梗死CT影像有哪些特征?

脑梗死在CT影像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诊断病情。通常情况下,脑梗死的CT影像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密度区:这是脑梗死最典型的CT表现。由于缺血区域的细胞水肿和代谢减慢,导致该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相比呈现相对较低的密度。这种变化通常在发病后的24小时后开始显现,并随着时间逐渐明显。
2. 边界不清:早期脑梗死病灶可能边界模糊,随着病情的发展,梗死区边界会逐渐变得清晰。这是因为缺血区周围的水肿逐渐形成较为明确的界限所致。
3. 占位效应:较大范围的脑梗死可能会引起局部颅内压增高,导致同侧脑室受压变小、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等占位性改变。
4. 血管征象:在一些情况下,CT平扫可以观察到“空三角征”或“灯泡征”,这些是由于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其远端分支显影不良所致。此外,“岛带消失征”也是脑梗死的一个间接指征,表现为岛叶皮质与周围白质之间的正常高密度带消失。
5. 其他: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出血性转化,在CT上可见低密度区中出现点状或片状的高密度影。此外,慢性期的脑梗死灶可能会形成囊腔或软化灶,表现为边界清楚、大小不等的水样密度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尤其是发病24小时内)的轻微脑梗死可能在CT上表现不明显,此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如MRI来综合判断。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