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病主要影响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御外界侵袭,保持自身稳定的重要生理机制,它由多种细胞、组织和器官构成,包括淋巴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骨髓、胸腺、脾脏、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当免疫系统受到损害或功能异常时,就可能导致免疫缺陷病的发生。
根据病因的不同,免疫缺陷病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这类疾病多由遗传因素引起,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DiGeorge综合征等。患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功能障碍。
2.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则更多地与后天因素相关,比如HIV/AIDS、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恶性肿瘤以及某些慢性疾病状态都可能造成免疫系统的损伤。
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性的免疫缺陷病,其共同特点都是患者的免疫力显著下降,容易遭受各种感染性疾病侵袭,并且对疫苗接种的反应较差。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疑似或确诊为免疫缺陷病的患者,医生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和适当的治疗措施来增强其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