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的高灵敏度、特异性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样本中的目标分子。
ELISA试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包被:首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如微孔板)上,这个过程称为包被。不同的ELISA类型会使用不同的物质进行包被,例如直接法和间接法则分别以抗原和特异性抗体作为包被物。
2. 封闭:为了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对结果的影响,在包被完成后需要加入含有高浓度无关蛋白质的溶液(如牛血清白蛋白)来覆盖未与目标分子结合的位点,这一过程称为封闭。
3. 加样:将待测样本加入到已经经过包被和封闭处理的微孔板中。如果样本中含有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则会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4. 洗涤:通过多次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留下与固相载体上包被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目标分子。
5. 酶标二抗孵育:加入带有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即酶标二抗)。此步骤中,酶标二抗会与样本中的目标抗体或抗原形成复合体。不同类型的ELISA试验在此步使用的酶标物质可能有所不同。
6. 显色反应:最后一步是向微孔板中加入底物溶液,如果存在酶标记的复合体,则会发生颜色变化。这种颜色的变化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等设备测量吸光度值来定量分析目标分子的浓度。
ELISA试验因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在临床诊断、疾病筛查以及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