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药,也被称为排水利尿剂或水丸,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
高血压、心力衰竭、
肝硬化腹水、
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它们通过增加肾脏对钠和水的排出量来减少体内液体积聚,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然而,如果过量使用利尿药,则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具体包括:
1. 电解质紊乱:这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副作用之一,主要包括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低钾可导致肌肉无力甚至麻痹,严重时会影响心肌收缩功能;而低钠则可能导致
头痛、嗜睡、意识障碍等症状。
2. 脱水与低血压:大量利尿会使体液量减少,引起脱水症状如口渴、少尿、皮肤干燥等,并可能造成血压下降,特别是在站立或坐起时突然感到头晕。
3. 血脂异常:长期使用某些类型的利尿药(如噻嗪类)可能会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4. 肾功能损害:过度利尿可导致肾脏血流减少,影响肾小球滤过率,严重者可能发展为急性肾损伤。
5. 高尿酸血症与
痛风:部分患者在使用利尿药后会出现血中尿酸浓度升高的现象,增加发生
痛风的风险。
6.
心律失常:由于电解质平衡失调,特别是钾离子水平的下降,可能会诱发各种心律不齐问题。
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剂量,并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体重变化及血清电解质情况,以避免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