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
心肌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急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多样,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悸:患者常感心跳加快或不规则,这是由于心脏电生理活动异常所致。
2. 胸痛:位置多在胸骨后,性质可为钝痛、刺痛或压迫感,有时会被误诊为
心绞痛。这种疼痛与劳累关系不大,休息后不一定能缓解。
3. 呼吸困难:轻者表现为轻微的气短,重者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肺淤血所致。
4. 疲劳无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容易疲劳,特别是在体力活动之后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心肌收缩力下降,血液循环效率降低所引起。
5. 水肿:在疾病晚期,如果出现右心衰竭,则可能伴有下肢浮肿等症状。
6. 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出汗、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往往与病毒感染有关联。
7. 心电图改变:常见ST-T波变化、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律失常现象。
8. 体征方面:听诊时可发现心脏扩大、第三心音奔马律以及杂音增强等情况;严重者可见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等右心衰竭的体征。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
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能仅有轻微不适或无明显症状。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有上述表现尤其是近期有过病毒感染史的年轻人应高度警惕急性
心肌炎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