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相对风险(RR)如何计算?

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简称RR),是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一个指标,用于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联强度。简单来说,它是指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

计算相对风险时,首先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 暴露组:指接受某项特定暴露(如某种生活习惯、环境因素或药物治疗等)的人群。
- 非暴露组:未接受该特定暴露的人群。
- 发病率:在一定时间内,新发病例数占观察人群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
相对风险 = 暴露组的发病率 / 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2. 在相同的观察期内,记录两组的新发病例数。
3. 计算每组的发病率。例如,如果暴露组有100人,在一年内有10人发病,则暴露组的发病率为10/100=0.1(或10%);若非暴露组同样有100人,在相同时间内5人发病,则其发病率为5/100=0.05(或5%)。
4. 将两组的发病率相除,得到相对风险值。以刚才的例子计算,RR = 0.1 / 0.05 = 2。

解释结果:
- 如果RR>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暴露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 若RR<1,则表示负相关,意味着该暴露可能对预防疾病有益;
- 当RR=1时,表明暴露与否对疾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影响。

在临床研究中,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对风险对于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非常重要。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