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的确诊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来确定,因为其症状可能与其他肠道疾病相似。以下是主要的检查手段:
1. 病史与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是否有
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史、有无接触过结核病人等,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2. 影像学检查:
- 腹部X线平片:可发现腹部淋巴结肿大或肠管扩张。
- 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肠道壁增厚、肠腔狭窄及周围组织器官受累情况,对于诊断和评估病变范围具有重要价值。
- 钡餐造影:有助于观察小肠的形态变化,如跳跃征象(Skip Lesion)、线样征象等特异性表现。
3. 内镜检查:
- 结肠镜:能够直接观察到回盲部及升结肠黏膜炎症、溃疡形成等情况,并可取活检做
病理学检查。
- 小肠镜或胶囊内镜:对于小肠受累的患者,可通过此方法进一步明确诊断。
4.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
贫血和白细胞计数异常。
- 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存在慢性炎症或感染。
- 结核菌素试验(PPD皮试)或干扰素γ释放试验(IGRA):阳性结果支持结核感染的可能性,但不能单独用于诊断肠结核。
5. 细菌学检查:
- 痰液、粪便等标本的抗酸染色及培养:虽然阳性率较低,但如果找到抗酸杆菌则有重要参考意义。
- 活检组织
病理学检查中发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并且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DNA。
6. 其他辅助诊断:
- PET-CT: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评估全身状况及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最终确诊肠结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细菌学证据等多方面信息。如果怀疑为肠结核但常规检查未能明确,则可能需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或长期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