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嗜铬细胞瘤首选的检查方法是血浆或尿液中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测定,主要是指24小时尿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及它们的主要代谢产物(如香草扁桃酸VMA)的测定。这项检测能够有效反映患者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是否异常升高,因为嗜铬细胞瘤可导致这些物质过量分泌。
当初步筛查结果提示存在高风险时,医生通常会进一步安排影像学检查来定位肿瘤的位置。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腹部超声、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以及核医学的MIBG显像等。其中,MIBG显像是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手段之一,它利用了嗜铬细胞瘤对放射性标记的间碘苄胍(MIBG)具有亲和力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上述检查之前,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典型的临床表现如阵发性
高血压、
头痛、
心悸等症状。此外,对于疑似病例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确保诊断准确性。
总之,尽管血浆或尿液儿茶酚胺水平测定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重要依据,但最终确诊还需结合多种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