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负责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运输到身体其他部位,供细胞使用。然而,在高浓度下或存在某些病理条件下,LDL容易被氧化修饰成为ox-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当血液中的LDL水平过高时,它们可以通过内皮细胞层进入血管壁,并在此过程中被单核细胞吞噬形成的巨噬细胞所识别并吞噬。这些巨噬细胞在吞噬了大量LDL后会转变为泡沫细胞。泡沫细胞的积累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此外,氧化修饰后的ox-LDL具有更强的致炎作用,可以促进局部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聚集,进一步加剧血管壁损伤及斑块的增长。随着病变的发展,斑块可能变得不稳定,并最终破裂,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如
心肌梗死或中风。
因此,在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时,控制血脂水平特别是降低LDL胆固醇是非常关键的措施之一。临床上通常会采用生活方式干预(例如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来达到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