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踝部扭伤最常见的损伤机制是什么?

踝部扭伤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运动伤害之一,主要发生在行走或跑步时脚突然内翻(即脚向内侧倾斜),导致外侧的韧带受到过度拉伸甚至撕裂。这种损伤机制被称为“内翻扭伤”,是最常见的一种踝关节扭伤方式,大约占所有踝部扭伤病例的70%-85%。

在内翻扭伤中,最常受损的是距腓前韧带(即外侧副韧带的一部分),因为这个位置的韧带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主要结构之一。当脚突然向内翻转时,距腓前韧带首当其冲承受最大的拉力,容易发生损伤。在较严重的扭伤中,除了距腓前韧带受损外,还可能伴有跟腓韧带甚至胫腓后韧带的损伤。

了解踝部扭伤最常见的损伤机制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诊断和评估损伤程度,还能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例如,在轻度至中度的内翻扭伤情况下,通常推荐RICE原则(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包扎、Elevation抬高患肢)进行初步处理,并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而对于重度扭伤或怀疑有韧带完全断裂的情况,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MRI,以评估损伤范围并考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